■ 海南日報記者 徐珊珊 通訊員 全錦子
很多人都知道,冬季天氣冷,氣溫低,容易導致血管收縮,血壓升高,是中風的高發(fā)時節(jié)。但是時下氣溫持續(xù)保持高位狀態(tài),門診中,小中風的患者數(shù)量卻明顯增多。這是什么原因呢?海南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??谑腥嗣襻t(yī)院神經內科主任醫(yī)師楊國帥。
據(jù)介紹,小中風又叫短暫性腦缺血,小中風的發(fā)作比較迅速,患者會突然出現(xiàn)頭暈、肢體乏力或者行走不穩(wěn)等情況,甚至還會出現(xiàn)暫時的記憶喪失。每年的6月~8月份是中風的高發(fā)期,這一時期發(fā)生小中風的危險較平時高,并且氣溫越高,危險性越大。
【資料圖】
“往往來說,患者都是出現(xiàn)頭暈的情況前來就診的。通過影像診斷發(fā)現(xiàn)存在中風的征兆。”楊國帥說,腦小血管病變是小中風的根本病因,相對大血管而言,腦小血管病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。
楊國帥說,腦小血管病約占缺血性卒中的20%~30%,小中風也可導致認知功能損害甚至癡呆。
夏季由于天氣炎熱,許多人的睡眠時間會比冬天少,也有的是因為天氣熱睡不好,尤其是南方天氣炎熱,很多人喜歡吃夜宵、熬夜。當休息不好時,如果這個人本身有高血壓,就很容易引起血壓的波動,血管狀況也容易出現(xiàn)變化。這些因素都容易誘發(fā)小中風。
另外,高溫天氣,很多家庭都會開空調,有時溫度會調得很低,這樣就會造成室內外溫差很大,甚至一個家庭里不同房間的溫差都很大。當人在不同溫度的區(qū)域出入時,這種忽冷忽熱會讓血管忽而收縮忽而擴張,也容易誘發(fā)小中風。
小中風通常臨床癥狀輕微,容易被患者、家屬甚至醫(yī)生忽視。由于沒有嚴重的后果發(fā)生,在防治上往往不被重視。近年來,大量研究均證實小中風雖然癥狀“小”,但其危害性“大”。小中風是大中風的預警,要學會識別,預防大中風。
楊國帥提醒,天氣炎熱時,若忽然出現(xiàn)輕微或一過性的頭痛、頭暈、昏厥、半身麻木、肢體無力、視力模糊等中風預兆,要提高警惕,及時就醫(yī)。
預防夏日中風的措施
1、合理補充水分,不渴也要常喝水。脫水導致的血液黏稠是形成中風的重要誘因,因為脫水導致血容量減少,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。每天的飲水量應保持在1000毫升以上為宜。
2、合理飲食,三餐清淡,不要讓胃腸和大腦爭血流。
3、合理用藥,管理好基礎疾病。特別對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肥胖、心臟病或有過小中風的老年人,氣溫升至33℃ 以上時,便應采取防暑措施,并規(guī)律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、降脂、降血糖、降血壓等藥物,這樣才能安全度夏,把中風危險減至最小。
文字/侯賽
標簽: